[摘要]
【摘要】目的 分析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疗法(IMRT)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。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行IMRT治疗的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72例。采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Ix-6074、Eclipse 11计划系统进行IMRT,处方剂量(60~68)Gy/(30~34)F,在95%计划靶区达到处方剂量。分析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行IMRT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与各临床资料的相关性,IMRT治疗疗效,IMRT的物理参数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。结果 72例患者中发生1~2级放射性肺损伤者9例(12.5%),均未出现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。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肿瘤病变长度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放疗总量与IMRT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相关(P=0.002、0.018、0.031)。放疗结束后1年,根据食管造影X线片,完全缓解28例(38.9%),部分缓解40例(55.7%),疾病稳定4例(5.7%),1年总生存率达94.4%(68/72)。根据是否发生放射性肺损伤,将72例患者分为无放射性肺损伤组(63例)和放射性肺损伤组(9例)。放射性肺损伤组肺V10、V15、V20、V30、Dmean水平高于无放射性肺损伤组[(4 327±447) mm2比(3 716±1 126) mm2、(2 934±523) mm2比(2 486±504) mm2、(2 458±579) mm2比(1 636±534) mm2、(1 002±463) mm2比(733±325) mm2、(1 068±216) mm2比(927±325) mm2]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均P<0.05),而放射性肺损伤组肺V5、V25、V35、V40、Dmax和Dmin与无放射性肺损伤组比较,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均P>0.05)。结论 肺V10、V15、V20、V30、Dmean剂量是放射性肺损伤关键因素,食管鳞癌IMRT中放射剂量学因素可较好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