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摘要]
【摘要】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(ACS)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给予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(CYP2C19)基因多态性分型及其与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(HTPR)等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。方法 选择2017年1—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确诊的ACS患者128例,均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接受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药物治疗。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序技术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,氯吡格雷快和超快代谢型患者为正常代谢组,中间代谢和慢代谢型为异常代谢组。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、凝血和生化指标水平和血小板反应性指标水平,分析CYP2C19不同基因型与血小板反应性的相关性。结果 正常代谢组共55例(43.0%),其中超快代谢型1例,快代谢型54例;异常代谢组共73例(57.0%),其中中间代谢型66例,慢代谢型7例。异常代谢组2型糖尿病比例高于正常代谢组[39.7%(29/73)比21.8%(12/55)]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;2组患者的性别、年龄和非ST段抬高型ACS、高血压、高脂血症、吸烟、陈旧脑梗死等既往病史,生化指标水平,以及2组患者血栓最大振幅、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-纤维蛋白凝块强度、二磷酸腺苷抑制率和HTPR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均P>0.05)。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,血小板低反应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无显著相关性(r=-0.017,P=0.852)。结论 ACS携带CYP2C19基因中间代谢及慢代谢型组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比例高于快代谢和超快代谢型组。CYP2C19基因型与氯吡格雷HTPR之间无明显相关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