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摘要]
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基础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(CHF)患者血液流变学、心功能状态及运动耐力的影响。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CHF患者,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,各57例。对照组接受常规CHF基础治疗用药,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治疗。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效果,包括心功能状态[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(LVEDV)、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(LVESV)]、血液流变学指标[全血黏度、血浆黏度、红细胞变形指数(DI)]、运动耐力[6 min步行试验(6MWT)距离和峰值摄氧量]。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。结果 治疗6个月后,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[84.2%(48/57)比68.4%(39/57)]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=0.047)。治疗6个月后,2组心功能状态LVEDV和LVESV均低于治疗前,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[(222±4)ml比(226±5)ml、(100±4)ml比(102±5)ml](均P<0.05)。治疗6个月后,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、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,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[(3.1±1.0)mPa·s比(3.7±1.1)mPa·s、(1.2±1.0)mPa·s比(1.9±1.1)mPa·s],DI均高于治疗前,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[(0.51±0.23)比(0.41±0.24)](均P<0.05)。治疗6个月后,2组运动耐力中6MWT距离和峰值摄氧量长于/高于治疗前,且观察组长于/高于对照组[(509±6)m比(501±6)m、(22.4±2.9)ml/(kg·min)比(20.7±3.8)ml/(kg·min)](均P<0.05)。治疗期间,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=0.297)。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基础治疗CHF效果显著,使患者血液流变学趋于正常,对心功能状态和运动耐力具有积极改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