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摘要]
【摘要】目的 比较格拉斯哥昏迷量表(GCS)与APACHEⅡ(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)两种评分方法对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预测的效果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。按照心肺复苏后90 d格拉斯哥-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类将其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(58例)和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(92例)。对比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、心肺复苏时间、GCS评分以及APACHEⅡ评分。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(ROC)曲线分析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预测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。结果 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机械通气时间、心肺复苏时间、APACHE Ⅱ评分明显长于/高于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[(8.0±1.6)d比(2.6±0.6)d、(18.2±10.3)min比(8.1±2.1)min、(24±6)分比(18±6)分],而GCS评分明显低于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[(4.6±1.6)分比(15.4±3.3)分]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均P<0.05)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,机械通气时间、心肺复苏时间、APACHEⅡ评分均是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,而GCS评分是其保护因素(均P<0.05)。经ROC曲线分析可得,GCS评分预测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曲线下面积、敏感度、特异度相比APACHEⅡ评分均较高(0.947比0.825、0.976比0.843、0.928比0.801)。结论 GCS评分对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预测的价值明显高于APACHEⅡ评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