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摘要]
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(PAH)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妊娠结局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23例妊娠合并PAH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妊娠结局。未及终止妊娠抢救无效死亡2例,经阴道分娩3例,子宫下段剖宫产18例,其中2例在剖宫产后进行了双侧输卵管绝育术。总结患者基本资料和手术指标,基本资料包括年龄,发热、初产妇、定期产检比例,既往心脏病手术史,产前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、PAH严重程度、妊娠风险等级;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、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和住院时间。比较21例患者分娩前后心肌酶指标水平的变化,以及18例剖宫产患者术前、术中、术后体循环动脉压的变化,分析23例患者的妊娠结局。结果23例患者年龄17~41岁,平均(29±6)岁,初产妇14例、经产妇9例,定期产检13例,发热13例,有心脏病手术史10例,产前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Ⅲ级1例、Ⅳ级22例,心脏病妊娠风险等级均为Ⅳ级,中度PAH 1例、重度PAH 22例。18例剖宫产手术中平均出血量(266±201)ml,术后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2(1,7)d,住院时间4(2,10)d。胎死腹内2例,余21例患者产后肌酸激酶和超敏肌钙蛋白I水平均显著高于产前[164(81,1 775)U/L比 35(31,43)U/L,0.52(0.05,2.02)U/L比0.01(0.00,0.05)U/L]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均P<0.05)。18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术前、术中和术后的收缩压、舒张压比较,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均P>0.05)。新生儿存活15例,出生10 min内Apgar评分为8~10分。结论肌酸激酶和超敏肌钙蛋白I升高或可作为妊娠合并PAH患者不良预后的初步预测指标,临床应加强心肌酶指标的监测。